
新闻搜索
上海茶叶报关公司讯:2016年我国茶叶进口竞争格局
汇弋上海茶叶报关公司网讯:
茶叶是我国具有几千年生产历史的传统农产品,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2012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228.0万公顷,茶产量179.0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作为茶叶生产大国,我国同时也是茶叶出口大国。据统计,2016年一季度我国共出口茶叶6.9万吨,较上年同期(下同)下降8.3%,出口额2.8亿美元,增长8.8%,出口额的增长主要由价格拉动,一季度我国茶叶出口均价4119.4美元/吨,增长18.6%;同期进口茶叶0.6万吨,增长58.7%,进口额0.2亿美元,增长32.9%,进口均价3590.5美元/吨,下降16.2%。与上年同期相比,我国茶叶贸易呈现出“出口量跌价涨、进口量涨价跌”的互反局面,受此影响我国茶叶贸易量顺差由上年同期的7.1万吨缩窄为今年一季度的6.3万吨。一季度我国茶叶进出口具体呈以下特点:
(一)出口以绿茶为主,进口以红茶为主
一季度我国出口绿茶5.7万吨,下降7.0%,占同期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82.9%,是主要的茶叶出口品种;同期红茶出口1.2万吨,下降14.1%,占比17.1%。进口方面,一季度我国绿茶进口0.1万吨,增长128.8%,占同期我国茶叶进口总量的20.6%;同期红茶进口0.4万吨,增长47.0%,占比79.4%(见图1)。
图1: 2016年一季度我国茶叶进出口品种分布
(二)受世界茶叶产业分布影响,进口市场集中度高于出口
一季度我国茶叶共出口到7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摩洛哥是我国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出口1.6万吨,增长30.1%,占同期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23.3%,较上年同期占比提升了6.9个百分点。我国茶叶出口受饮食习惯以及产业分布影响,主要集中在亚非以及欧美等部分发达市场。一季度前十大出口市场合计占比68.8%,较上年同期提升9.5个百分点,出口市场进一步聚集。
进口市场分布较出口更为集中,一季度我国茶叶进口共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东盟、印度、斯里兰卡等茶叶主产地,前十大进口市场合计占比99.2%。其中,东盟、印度和南非一季度茶叶进口增速突出,分别达1.7倍、1.7倍和6.1倍(见表1)。
表1: 2016年一季度我国茶叶进出口前十大市场情况
出口量
(万吨) |
同比
(%) |
占比
(%) |
出口均价
(美元/吨) |
进口量
(万吨) |
同比
(%) |
占比
(%) |
进口均价
(美元/吨) | ||
合计 |
6.87 |
-8.26 |
100.00 |
4119.40 |
合计 |
0.565 |
58.67 |
100.00 |
3590.50 |
摩洛哥 |
1.60 |
30.05 |
23.30 |
3533.40 |
东盟 |
0.213 |
171.05 |
37.78 |
1544.80 |
欧盟(28国) |
0.63 |
-7.44 |
9.09 |
3914.80 |
印度 |
0.154 |
172.26 |
27.30 |
3984.30 |
日本 |
0.46 |
21.99 |
6.76 |
3841.70 |
斯里兰卡 |
0.130 |
-17.88 |
23.06 |
5129.80 |
毛里塔尼亚 |
0.37 |
13.06 |
5.43 |
4227.10 |
肯尼亚 |
0.027 |
58.10 |
4.81 |
2413.40 |
阿尔及利亚 |
0.35 |
37.41 |
5.14 |
3958.10 |
台湾省 |
0.021 |
-28.03 |
3.69 |
9640.10 |
俄罗斯 |
0.32 |
-7.18 |
4.67 |
3622.40 |
欧盟(28国) |
0.004 |
12.15 |
0.77 |
16728.20 |
多哥 |
0.29 |
5.37 |
4.29 |
4120.30 |
南非 |
0.003 |
607.80 |
0.58 |
5477.80 |
美国 |
0.25 |
-50.59 |
3.64 |
6376.80 |
伊朗 |
0.003 |
. |
0.44 |
1300.00 |
香港 |
0.23 |
-3.90 |
3.34 |
10229.40 |
马拉维 |
0.002 |
-1.87 |
0.41 |
1758.20 |
塞内加尔 |
0.22 |
9.84 |
3.13 |
4623.80 |
阿根廷 |
0.002 |
-74.9803 |
0.38 |
1831.40 |
(三)浙江占据茶叶出口半壁江山,茶叶主产区与出口大省分布存在差异;进口集中于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出现激增
内容选自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茶叶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我国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四大茶区:以云南、四川、贵州为主的西南茶区,以福建、广东、广西为主的华南茶区,以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为主的江南茶区和以河南、山东为主的江北茶区,2012年上述省市茶叶产量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93.1%。对比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省市发现,茶叶主产区与出口大省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我国茶叶出口第一大省为浙江,一季度出口3.4万吨,尽管下降13.5%,但依然占据我国茶叶出口的半壁江山;其次为安徽,出口茶叶1.0万吨,占比15.3%。二者茶叶出口量合计占比64.8%,而产量占比仅有15.1%,相比之下我国茶叶生产第一大省福建产量占比17.9%,而出口量占比仅6.5%。这与我国茶叶品种分布以及区域市场运作有关,与其它三大产区相比,江南茶区除常见绿茶和红茶外,还主产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此外,该地区茶叶出口的历史传统、成熟的产业集群也是推高出口的重要因素。
我国茶叶进口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一季度进口茶叶0.1万吨,增长84.5%,占同期我国茶叶进口总量的20.5%,进口集中程度较出口相对均衡。此外,江西和山东一季度茶叶进口虽然占比有限,但进口量分别激增了3243.2倍和15.6倍,增势突出(见表2)。
表2: 2016年一季度我国茶叶进出口前十大省市情况
产量
占比(%) |
出口量
(万吨) |
同比
(%) |
占比
(%) |
进口量
(万吨) |
同比
(%) |
占比
(%) | ||
福建 |
17.93 |
0.45 |
41.06 |
6.52 |
广东 |
0.116 |
84.54 |
20.51 |
云南 |
15.18 |
0.13 |
-11.61 |
1.84 |
福建 |
0.103 |
79.30 |
18.31 |
四川 |
11.74 |
0.05 |
31.04 |
0.66 |
上海 |
0.091 |
5.92 |
16.10 |
湖北 |
11.56 |
0.17 |
95.68 |
2.42 |
江苏 |
0.073 |
211.30 |
12.89 |
浙江 |
9.77 |
3.41 |
-13.49 |
49.56 |
广西 |
0.054 |
666.38 |
9.50 |
湖南 |
7.56 |
0.66 |
-25.24 |
9.57 |
北京 |
0.052 |
71.81 |
9.23 |
安徽 |
5.33 |
1.05 |
25.93 |
15.26 |
安徽 |
0.036 |
-52.49 |
6.42 |
贵州 |
4.15 |
0.05 |
-4.97 |
0.75 |
江西 |
0.016 |
324320.00 |
2.87 |
广东 |
3.53 |
0.17 |
18.15 |
2.50 |
浙江 |
0.015 |
113.10 |
2.68 |
河南 |
2.87 |
0.06 |
0.68 |
0.88 |
山东 |
0.003 |
1555.25 |
0.56 |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农产品,入世以来进出口贸易得到显著发展。ITC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6.3%,较2002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进口占比相对较小,仅有1.1%,但较2002年0.1%的占比仍有大幅提升(见图2)。在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茶叶进出口仍面临着质量安全、营销短板等诸多问题:
图2: 2002-2012年我国茶叶进出口占世界比重
(一)国际市场名目繁多的检测下茶叶质量安全一直是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瓶颈。2014年1月31日欧盟公布了法规EU87/2014,并计划于2014年8月25日正式生效实施。该法规将茶叶中的啶虫脒、异丙隆、啶氧菌酯和嘧霉胺的残留限量加严了一倍。欧、日等主要出口市场不断提高的市场门槛对我国茶叶出口企业造成了实质性的经济损害。针对此,近日农业部与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新标为284种(类)食品农产品规定了多达3650项之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新标准比以往更加严谨、严格,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将于8月1日起开始施行。受制于产品质量要求,我国茶叶出口短期内不会出现显著增长,但长期有助于规范行业秩序、推动产业升级。
(二)我国茶叶生产处于微笑曲线底端,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国资委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制茶叶技术投入比例为0.5%,与国际0.7%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而与“立顿”等跨国企业相比,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认知度。2013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额12.5亿美元,而立顿的年销售额就达30亿美元,市场营销短板造成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缺乏价格话语权。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茶叶产量是斯里兰卡的5.2倍,但茶叶出口市场占有率却低5.6个百分点(见图3)。从茶叶出口平均价格看,我国以低档茶出口为主,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尽管2011年后超过肯尼亚和印度,但与斯里兰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见图4)。
(一)国际市场名目繁多的检测下茶叶质量安全一直是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瓶颈。2014年1月31日欧盟公布了法规EU87/2014,并计划于2014年8月25日正式生效实施。该法规将茶叶中的啶虫脒、异丙隆、啶氧菌酯和嘧霉胺的残留限量加严了一倍。欧、日等主要出口市场不断提高的市场门槛对我国茶叶出口企业造成了实质性的经济损害。针对此,近日农业部与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新标为284种(类)食品农产品规定了多达3650项之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新标准比以往更加严谨、严格,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将于8月1日起开始施行。受制于产品质量要求,我国茶叶出口短期内不会出现显著增长,但长期有助于规范行业秩序、推动产业升级。
(二)我国茶叶生产处于微笑曲线底端,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国资委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制茶叶技术投入比例为0.5%,与国际0.7%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而与“立顿”等跨国企业相比,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认知度。2013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额12.5亿美元,而立顿的年销售额就达30亿美元,市场营销短板造成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缺乏价格话语权。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茶叶产量是斯里兰卡的5.2倍,但茶叶出口市场占有率却低5.6个百分点(见图3)。从茶叶出口平均价格看,我国以低档茶出口为主,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尽管2011年后超过肯尼亚和印度,但与斯里兰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见图4)。
图3: 2002-201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出口市场占有率(%)对比
图4: 2002-201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美元/吨)对比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预测2016年我国茶叶产量将达395万吨,增长10%,产量的持续走高加剧了全球供过于求的供需矛盾。在成本不断高企、监督标准趋严的压力下,我国茶企在防范质量风险的同时,或将以差异化竞争战略扩大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辅以电子商务拓展进出口贸易途径。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预测2016年我国茶叶产量将达395万吨,增长10%,产量的持续走高加剧了全球供过于求的供需矛盾。在成本不断高企、监督标准趋严的压力下,我国茶企在防范质量风险的同时,或将以差异化竞争战略扩大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辅以电子商务拓展进出口贸易途径。
更多报关资讯欢迎点击:http://www.jkcbg.com/